PMP 认证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(PMI)发起的,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。PMP 认证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,是项目管理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认证。
- 中文名PMP项目管理认证
- 英文名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
- 英文简称PMP
- 颁证机构PMI(美国项目管理协会)
- 证书类别项目管理,PM
- 同类认证PRINCE2、国家软考(中项/高项)

这张图一看,估计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。要么小时候自己干过类似的事,要么现在当上爸爸妈妈了,正在跟孩子这样子“斗智斗勇”……图中的场景看似轻松搞笑,其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管理学的智慧!
今天,我们就来闲聊一下,拆解这背后的 PMBOK(PMP项目管理知识体系)和 BABOK(CBAP业务分析知识体系)知识,并且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01 PMBOK视角:涉及的项目管理知识
- 项目范围管理
- 定义项目范围:
- “洗碗”任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?是指单纯的“洗碗”,还是包括“擦干净、摆盘”?
- 如果没有明确规定,小朋友可能理解为“随便洗洗”,导致事后不满。
- 解决方案:在开始之前,明确规定洗碗的标准和范围,比如“洗净所有碗,不能有油渍,并擦干。”
-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(WBS):
- 是否需要做更详细的任务分解?比如,如果是“洗碗”,可能需要分为“泡水、刷碗、擦干、放入碗架”。
- 解决方案:拆解任务并逐一列出,避免混乱和责任模糊。
- 项目成本管理
- 成本估算与预算:
- 小朋友要求涨薪的背后,实际上是对成本的超支(涨价)。家长需要根据实际的劳动量合理估算成本。
- 解决方案:提前定下“工资”标准,并考虑任务的复杂度,做到预算可控。可以设定一个小时工资,比如每洗10个碗多少钱。
- 控制成本:
- 如果不控制薪资的频繁上涨,成本就会失控。
- 解决方案:定期回顾工作内容和薪资,调整涨薪的条件,如工作量增加或学习新技能时才调整。
- 项目时间管理
- 活动定义与排序:
- 小朋友是否明白自己需要花多长时间完成任务?如果任务时间不明确,她可能会“拖延”。
- 解决方案:设定合理的时间框架。例如,洗一批碗大概需要15分钟,超时就不加薪。
- 时间控制:
- 如果每次都允许小朋友自己决定何时完成任务,可能会导致拖延。
- 解决方案:设定合理的截止时间,例如“今天晚上7点之前洗完”。
- 项目质量管理
- 质量控制:
- 洗碗的质量如何?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(碗洗得干净、没有残留的油渍)?
- 解决方案: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,并进行检查。比如:每次检查是否有油渍,是否有异味。
- 质量_:
- 小朋友是否了解高质量工作的好处?比如,通过提升效率(学会用洗碗机)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。
- 解决方案:鼓励学习新的家务技能,提高效率和质量,例如:培训使用洗碗机、洗碗刷等工具。
-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
- 角色与职责分配:
- 洗碗的任务是否清晰明确?小朋友是否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职责?
- 解决方案:明确角色,确保她理解自己要做什么。可能的话,可以安排其他家庭成员做“检查员”,确保她完成任务。
- 激励与奖励:
- 是否有奖励机制?如果每次洗碗都加薪,小朋友可能会觉得这种“无效”劳动值得做。
- 解决方案:可以设立奖励机制,例如: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零花钱,或者学会一种新技能后有奖金。
02 BABOK视角:涉及的业务分析知识
- 需求分析
- 识别需求:
- 家长和小朋友的需求存在差异。家长需要小朋友学会责任感、家务能力,而小朋友需要获得更多报酬。
- 解决方案:进行需求分析,明确双方需求。家长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小朋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比如她是不是需要更多的“时间自由”而不是“钱”。
- 分析需求优先级:
- 哪些需求更紧急?比如,家长的需求可能是让小朋友学会家务,而小朋友则希望增加收入。
- 解决方案:将需求按优先级排序,并达成共识。可以让小朋友学习家务后,适当提高报酬。
- 利益相关者分析
- 理解利益相关者:
- 家长和孩子是两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。家长希望控制成本,孩子则希望增加收入。
- 解决方案:理清双方的期望,达成共识。家长可以让小朋友参与家务管理的决定过程,让她理解成本和收入的关系。
- 价值分析
- 评估工作价值:
- 洗碗这个工作是否值得给她更高的报酬?如果没有合理的标准,涨薪可能导致不公平感。
- 解决方案:评估工作价值,根据工作量、难度、技能等要素来决定薪酬,而不是单纯根据时间或次数。
- 解决方案评估与验证
- 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:
- 小朋友提出加薪要求后,家长应该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、效率等要素来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可行。
- 解决方案:通过定期评估小朋友的任务完成情况来决定是否有加薪的必要。同时可以让小朋友提出她对工作的改进意见,确保双方的共识和理解。
03 其他解决方案:该怎么有效掌控这“上涨”的人工费用?
- “工资涨幅要有‘天花板’”
- 方案: 你可以跟孩子说:“行行行,涨工资我同意,但得有个上限!一个月_多涨1块,这样我也能负担得起,知道吧?” 这里的上限就是家长设定的“天花板”,比如“_多5块钱”,孩子拿到工资时,也会明白自己不是老板,涨薪有条件。
- 实际操作: 定期和孩子评估表现,比如每隔一个月检查她的洗碗质量,_不拖延、洗干净。如果进步明显,可以给她点奖励。这样工资可以涨,但也得建立在实际贡献的基础上。
- “绩效奖励+技能提升”
- 方案: 你可以设置一个“绩效奖励计划”,例如如果孩子不仅仅是“洗碗”,还学习使用洗碗机,或者主动做一些其他家务(扫地、擦桌子等),就能获得额外的奖励。
- 实际操作: 给孩子设定一些小目标,比如:“你学会用洗碗机,我就给你加2块钱工资。”或者:“今天不光洗碗,还能顺便扫扫厨房?那我给你5块。”这样,她不仅能通过增加技能获得更高的薪酬,还能培养她的责任感。
- “竞争(内卷)以及团队合作”
- 方案: 如果家里不止一个孩子,直接开启“家庭大比拼”。谁能_快_干净地洗完碗,谁就能拿到“奖励金”。也可以根据做得好与坏,给出不同程度的奖励。这样既能激发竞争力,又能避免单一奖励导致孩子的不满。
- 实际操作: 比如:“今天洗碗比赛,谁先完成就能获得2块奖励,搞得_干净的再给3块。”但是,比赛时得有个“公平条款”,例如每个人都要用同样的工具,开始时间一致。也可以设定“团队合作奖励”,如果大家都做得好,一起获得团队奖励,比如一起去买个小零食。
- “团体意识:存钱的智慧+收入的分配”
- 方案: 这个方案有点“存钱”的智慧。让孩子明白赚到的钱可以“分配”出去。一部分可以给孩子自己使用,另一部分放在家庭“储蓄罐”里,用于家庭未来的福利。这样不仅能让孩子理解“金钱流动”,还可以培养她的理财意识。
- 实际操作: 比如:“你今天洗碗赚了5块钱,我给你3块,你另外2块放进家庭基金,等我们大家一起去旅游的时候可以用。” 这样既不浪费,又能增加家庭活动的乐趣。
- “情景模拟:工资谈判”
- 方案: 利用一个“工资谈判”的情景剧,跟孩子进行一个模拟的“薪资谈判”。你作为“老板”,她作为“员工”,可以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下谈薪水。设定好规则,明确什么情况下会涨薪、什么情况下会扣薪。
- 实际操作: 设个时间,比如每个月的_周,“开工资会”。“老板”告诉她,只有完成规定的任务,才有资格获得加薪。如果任务没有完成,就得扣钱。孩子们其实很喜欢模拟这种“成人世界”的规则,过程中还能给她讲解为什么工资有涨有降。
- “激励机制:奖励加餐+买个小礼物”
- 方案: 不只是单纯给孩子现金奖励,还可以通过“加餐”或买一些她喜欢的小物品来做奖励,孩子更容易理解也更有动力。
- 实际操作: 比如说:“今天你洗碗特别干净,爸爸妈妈请你吃个你喜欢的零食,或者给你买个小玩具。”当然,小奖励和适当的“福利”能提高孩子的动力。
- “规则的力量:给孩子设立工资规则”
- 方案: 给孩子一点话语权,让她自己来定薪。你可以说:“如果你觉得你做得足够好,想要涨工资,你告诉我,你认为应该涨多少。”然后你和她一起讨论是否合适,再决定能否同意。
- 实际操作: “你认为你一个月做这些活值多少钱?我们可以一起商量。”这样给孩子一定的参与感,她会觉得自己也是一个“职场人”,学习到如何谈判、如何评估自己付出的价值。
大家还有其他方案或者想法吗?
欢迎在评论区给小艾老师留言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。如果你希望了解并学习更多项目管理以及BA分析方面的知识、方法与技能,建议参加PMP项目管理认证 或者 CSPM-3国家项目管理标准中级认证 以及CBAP业务分析师认证(专家级)。
PMP在线题库·免费刷·免费学
- 每日一练
- 每日一练 综合练习 夯实基础
- 高频考点
- 重点难点 高效学习 背诵记忆
- 仿真模考
- 全真模拟 综合模拟 巩固知识
- 错题本
- 查漏补缺 反复学 反复练

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