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BAP 认证是由国际商业分析协会(IIBA)推出的商业分析专业人士认证。CBAP 认证旨在评估个人在业务分析领域的知识、技能和实践能力,是全球公认的业务分析专业人士的权威认证。
- 中文名CBAP业务分析师认证
- 英文名Certified Business Analysis Professional
- 英文简称CBAP
- 颁证机构IIBA(国际商业分析协会)
- 证书类别业务分析,需求分析,商业分析,BA
- 同类认证PMI-PBA
今天咱们聊聊在工作中,特别是在做业务分析(BA)时,可能会遇到的两种“难搞”角色——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。这两种人,不管你在哪个行业,哪个部门,都大概率会遇到,尤其是做BA的朋友,简直是避不开的“常客”。那么,遇到这些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时,BA该怎么应对呢?
01 应对“事精”的策略
![工作中难免遇到两种“难搞”的角色——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!看看BA是如何应对的? 【职场必修课】 -- 第1张 工作中难免遇到两种“难搞”的角色——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!看看BA是如何应对的? 【职场必修课】 -- 第1张](//www.avtechcn.com/wp-content/plugins/a3-lazy-load/assets/images/lazy_placeholder.gif)
“事精”往往是那些过于关注细节、让项目进度停滞不前的人。具体来说,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过分关注一些细节,甚至是无关紧要的部分。
举个例子:
有一次,我们在做项目需求分析的时候,一个同事对项目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要问个不停。比如,“这个按钮的颜色选什么?”“这个页面的字体大小能不能再调小一点?”“这个字段的命名为什么选这个,不是更好换成XX吗?”这些问题,听起来好像都挺合理的,但如果每一个小细节都要深入探讨,那么项目根本就推进不下去。
作为BA,我们通常会面临这种局面:需求的讨论没有开始,时间已经浪费掉了大半。每当遇到“事精”时,我通常会心平气和地提醒他们,“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后期再确认,先不耽误整体进度。”当然,这种方法可能会让“事精”心里不太舒服,但为了大局着想,还是得耐心引导他们跳出细节,先关注核心问题。
策略 | 描述 | 场景举例 |
聚焦核心目标 | 强调目标,避免陷入细节讨论,确保讨论始终围绕项目目标展开。 | 在讨论需求时,“事精”在细节上过于纠结,BA可以引导:“我们可以先确定整体方向,细节后期再讨论。” |
分阶段处理问题 | 按照项目进度阶段划分讨论内容,当前阶段优先解决关键问题。 | 在需求讨论时,BA回应:“目前我们讨论的重点是XXXX,其他问题可以放到后期开发阶段。” |
明确优先级 | 按照优先级安排讨论,优先解决对项目_关键的部分。 | “事精”提出大量细节问题时,BA可以回应:“我们需要先处理影响项目进度的核心功能,细节部分之后再处理。” |
提供框架解决方案 | 从全局框架出发,引导“事精”跳出细节,考虑整体设计。 | 在讨论时,“事精”纠结细节时,BA可以提供整体框架:“让我们先来看系统架构,框架没问题后,再讨论细节。” |
使用BA工具引导 | 利用BA工具帮助团队看到大局,避免过度关注细节。 | 使用BA工具中的业务流程图或优先级矩阵,帮助“事精”理解优先级和全局,避免过度关注微小问题。 |
需求收集与验证 | 使用需求收集技巧与验证方法,确保所有人对需求理解一致。 | 与“事精”沟通时,通过明确需求验证流程,确保讨论的重点在关键需求,而非细节。 |
02 应对“杠精”的策略
![工作中难免遇到两种“难搞”的角色——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!看看BA是如何应对的? 【职场必修课】 -- 第3张 工作中难免遇到两种“难搞”的角色——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!看看BA是如何应对的? 【职场必修课】 -- 第3张](//www.avtechcn.com/wp-content/plugins/a3-lazy-load/assets/images/lazy_placeholder.gif)
“杠精”嘛,就是那些无论你说什么,他们都要和你对着干的人。别看他们嘴上不饶人,什么事情都要抬杠,给人一种“我就是要反驳”的感觉,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,只是喜欢“杠”一下,来显得自己多能干。
拿一个项目会举例子:
在一次需求确认会上,我们讨论到了一个功能的实现方式。你可能会说:“为了提高用户体验,我们建议在首页增加一个推荐模块。”这时,杠精就来了:“推荐模块?这不好啊,首页本来就已经够复杂的,增加推荐模块不就让页面更乱了吗?”你继续说:“可是这个功能会提升用户粘性,长远来看是有利的。”他再来一波:“长远?我们现在还没做完基础功能,哪来的长远?”
你瞧,这样的对话,BA如果回应不及时、不给力,往往会让讨论陷入无休止的争执中。碰到“杠精”,怎么办?
策略 | 描述 | 场景举例 |
直击逻辑漏洞 | 找出“杠精”逻辑中的漏洞,举出与之相似但结论荒谬的例子,暴露其逻辑不通。 | 讨论项目创新时,杠精说:“客户从不喜欢新东西,不能改。”你回应:“照你这么说,汽车的出现就不能推广了?你不能只看旧有经验。” |
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| 用“杠精”的语气和逻辑来反击,使其陷入自我设下的“逻辑圈套”。 | 讨论新业务拓展时,“杠精”说:“风险太大,线上竞争激烈。”你回应:“那你倒是给个稳妥的方案,别光挑毛病。” |
反问式回怼 | 不直接回答对方的质疑,而是通过反问让“杠精”陷入尴尬,打乱其节奏。 | 面对“你做这事能成功才怪”时,你反问:“那你这么了解失败,是不是你做啥都不成功啊?” |
用事实数据说话 | 通过专业的行业数据和调研成果,反驳“杠精”凭感觉发言的无理之处。 | 面对质疑社交媒体投入无效时,你回应:“根据市场报告,去年同行投入社交媒体的产出比为5:1,效果明显。” |
归谬反驳法 | 按照“杠精”的逻辑推导出荒谬的极端结论,让其意识到错误。 | “杠精”说年轻人应做杂活来锻炼,你回应:“那是不是年轻人就该干没有成长机会的活儿,职业发展都耽误了?” |
强调对方双标 | 揭示“杠精”在对待同类情况时存在的双重标准,让其陷入自我矛盾。 | 面对“杠精”指责你在工位上休息时偷懒,你回应:“你自己平时工作不忙时也没事干,凭什么我就不行?” |
拆穿对方无知 | 揭露“杠精”在某个领域的无知,让其不再发表错误观点。 | “杠精”质疑云计算方案时,你回应:“你对云计算不了解,就不要随便发言,先去了解一下。” |
上升到价值观层面 | 从更高层面批评“杠精”的不正当观点,让其意识到违背职业道德的风险。 | “杠精”建议用不正当手段竞争时,你回应:“你这样做不正当,行业风气会被带坏,谁还敢跟咱们合作?” |
以沉默应对无理取闹 | 面对“杠精”的无理挑衅,用沉默应对,打破其期待的争论模式。 | 在茶水间,“杠精”不断挑刺时,你选择沉默,不回应,直到其觉得无趣自觉离开。 |
直接表达不屑 | 用简洁明了的方式直接切断与“杠精”的无效争论,避免浪费时间。 | 在讨论行业趋势时,“杠精”不断找茬时,你这样回应:“不想跟你这种人浪费时间,没意思,我去做我的事。” |
总结
面对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,作为BA,我们的关键任务是保持冷静,理性沟通,并有效地引导讨论。对于“事精”,我们需要通过聚焦核心目标、分阶段处理问题等策略,避免陷入细节争议。对于“杠精”,则应通过数据和事实说话,避免无谓争论,确保讨论围绕项目目标展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。如果你希望了解并学习更多BA分析方面的知识、方法与技能,建议参加CBAP业务分析师认证(专家级)。
![工作中难免遇到两种“难搞”的角色——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!看看BA是如何应对的? 【职场必修课】 -- 第5张 工作中难免遇到两种“难搞”的角色——“事精”和“杠精”!看看BA是如何应对的? 【职场必修课】 -- 第5张](//www.avtechcn.com/wp-content/plugins/a3-lazy-load/assets/images/lazy_placeholder.gif)